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本教育 > 推荐文—分数从哪里来

推荐文—分数从哪里来

2012年11月15日 16:36:58 来源:静乐县新建小学校 访问量:1112

分数从哪里来

要分数,除了一道题做5遍,有没有更好的方法?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《我要的是葫芦》,它描述了一个爱葫芦的人种葫芦时,只知道要葫芦果实,不知道要杀死叶子上的蚜虫,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。这则寓言能给我们什么启示?还有句俗话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意插柳柳成荫”,有很多时候,当我们死盯着分数,急功近利时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古人有“功夫在诗外”的教诲,兵法上也有“迂回包抄”的战术。分数还可以从哪里来。

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

相信大家对“课改”不会陌生,“课改”的着力点就是转变“教与学”的关系。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,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演员和观众,再好的演员天天板着同一副面孔,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。要想让学生不疲劳,不厌学,唯一的办法是把学生推上前台,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,给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。人,一但被聚焦,他会精神抖擞、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。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。学生更喜欢“逞能”,更爱表现自己,老师若能充分“利用”好他们,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核反应堆。

“相信学生,解放学生,利用学生,发展学生,代表着课改的方法和出路。”高效课堂的开创者李炳亭先生还说,“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。”那么,利用学生的什么,又如何利用呢?

利用分身术,培养小老师

现行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未能因材施教,不能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“一师难称百生意”。许多老师苦于分身无术,照顾了后进生,耽误了优秀生,平均用力,又造成“吃不饱”或“吃不了”,真是高低难以两全,疲于操劳。而相信学生,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,就能很好地解决首尾无法兼顾的问题。这跟带兵一样,一个连上百号人,如果由连长垂直管理,势必管不过来,而排、班的建制,既有利于排面竞争,又置每个士兵于班长的眼皮底下。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道理也是如此,老师抓六七个小组长,每个小组长再抓四五个同学,这就把学习任务层层分解,内容上化繁为简,形式上提纲挈领。老师相当于有了孙悟空拔毫毛分身的本领,这是践行高效课堂的前提。

利用上进心,发掘源动力

学习是人的天性,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听觉、视觉、触觉,孩子用这些感觉器官感觉探索他们能感觉到的所有事物,再用大脑认知这些事物,这就是孩子的学习天性,也是人的学习天性。每个人都是天生喜欢学习的——今天教育的最大悲哀,就是把孩子这种好学的天性给扼杀了。其实,孩子的厌学,是厌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,换种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或喜欢的内容,不用老师督促,孩子会学得投入。
  善是人发展的方向,向善是人性的体现,是人性的光辉,人心都有向善的一面。换句话说,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,只是程度有强弱,持续时间分短长而已。利用上进心,就是利用学生向善、好学的天性,培养正当、持久的兴趣,挖掘潜在、强劲的动力,让学生在与同学的“比、拼、赶、超”中不甘落后,奋勇向前。

利用表现欲,搭建小舞台

人从懂事就会产生表现欲,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,是个性突出、有生命力的表现,它能给人征服外界的自信和能力。表现欲是儿童成长中最珍贵的东西,儿童越是高兴,表现欲就越是强烈。孩子在日常学习中,不管看到了什么新的事物,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,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,以获得别人的评析、赞赏,求得心理上的满足。这种表现欲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,且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。
  何止是儿童,成人的表现欲也是非常强烈的。成人尚且如何,若把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出来,课堂想不活跃都难。当然,利用学生的表现欲,要做到收放自由,动静适宜,张弛有度。最好,在组内搭建小舞台,给每个成员以机会,再把表现好的、能解决共性问题的展示推荐到班里亮相。这样,学习促表现,表现带学习,学生会为了自己的脸面而背地里用功。

利用荣誉感,小组促竞争

荣誉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,也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。为尊严而战,为集体争光,这都是受到荣誉的驱使与感召。高效课堂的分组学习,最容易培养荣誉感,学生也愿意为团队的进步摇旗呐喊。有了荣誉感,如何利用,关键看班级文化氛围和考核评价机制。首先,各个小组要力量均衡,都有强烈的进取心。其次,评价项目和方式要公平合理,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。第三,评价结果要有后续表彰,让学生看到团结拼搏收获的胜利果实。
  不要小看一张奖状、一面红旗或一个等级分数,学生往往视若珍宝。如果,能把每次考核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,并进行适当地累加转化,就像QQ空间偷菜一样,“偷”到一定数额就升至一定级别,这样就把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,学生会在闯关晋级中乐此不疲。

利用差异性,结对兵练兵

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一种资源,这种资源可以很好地在课堂上利用。比如小组内,甲生擅长语言表达,就可以让他在语文讲解上多做贡献;乙生擅长逻辑思维,就可以让他在数学推论上带个好头。利用差异,可以做到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;利用差异,可以在“取长”中拓展自己,又能在“补短”后帮助别人。
  学生之间的差异毕竟是小的,而师生之间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。充分利用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的微小差异,还可以弥补老师在巨大鸿沟面前“有劲使不上”的缺憾。老师与学生的认知关系就像“骆驼”和“小羊”一样:高大有高大的便利,矮小也有矮小的优势。比如解这样一道题:一个直径3米,深8米的井里有多少方土?老师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套公式求结果,而幼儿园的孩子最容易想到结果是“0”。
  兽有兽言,鸟有鸟语。同理,师有师道,生有生法。笨办法往往最能解决笨问题,老师的清醒,固然能直奔大道,避免误入歧途,而糊涂的学生却最容易理解同学所走的弯路。同样是讲题,学生给学生讲,会用学生之间最容易理解的语言,沿着他们共同能想到的思路,虽不快捷却实用。而老师给学生讲题,居高临下,不容质疑,最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,直接把答案一塞了事。再说了,棋逢对手才下得痛快,乒乓球业余爱好者直接挑战张继科,不是属于自讨无趣吗?

小组建设的意义

小组建设、导学案、展示,可谓现代课堂的三大热词。套用红学中一句话:开谈不讲导学案,想要高效必枉然。咱们有了“一卷双份五做教学法”,我再讲导学案有点不合时宜,所以,咱重点谈谈小组建设。听说,咱们上学期,像杜郎口那样搞过俩俩对面坐,发现课堂纪律太乱,老师没法讲课,又恢复了原型。课改夭折、传统复辟者,不在少数。唯其难,才显示出价值。小组建设的意义无须怀疑,科学指导的方法也并不神秘,剩下的就是坚持,坚持,再坚持,反思,反思,常反思。

新课标强调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,请问没有小组,怎么合作?一个中国人是龙,三个中国人是虫。独生子女时代,学生走上社会,是多么需要合作。小组建设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,还能产生“动车效应”。普通列车,是一节火车头拖着几十节车厢,火车头的能量决定着火车的速度。现在的动车(高铁)为什么能跑那么快,那是因为它的每节车厢都能提供动力,不再是被动地等着拖,而是主动地往前跑,这就是动车效应。有了小组,班级管理就有了抓手,各小组之间就产生了竞争,有了PK就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与进取心。

20年前的电视节目“综艺大观”被今天的“星光大道”取代,为什么?如果没有了PK与晋级,失去了互动与悬念,仅仅是表演几个节目,还有人愿意看吗?课堂教学可以从“星光大道”中得到许多启示,比如,老师如何向毕福剑学习,嘉宾点评的时机与分寸,节目进程的衍生与掌控,现场观众的互动与利用……只要愿意动脑,愿意投入,教学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!

 展示的作用不可限量

展示是现代课堂的三大标志之一。为什么要展示,展示什么,如何展示呢?学习目标的达成、教学信息的反馈、学生资源的挖掘都离不开课堂展示。李炳亭曾写过一篇文章,《展示的作用可以无限放大》。高效课堂研究专家、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认为,展示至少有以下几项功能。一是开发资源。自主预习,新知与旧知必然会有冲突,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。这种资源,只有通过展示,才能被开发利用。展“对”不展“错”,等于资源被埋没。二是培植动力。从个体上讲,展示瞄准了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,让学生享受学习、享受成功,从而获取主动学习的动力。三是培养综合思维能力,落实知识。冲突后的学习,是真实的学习,这样获取的知识,不仅记忆牢固、理解深刻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对知识意义的自我构建过程。

重视展示已经获得共识,咱们的“五做”中也有“展做”环节。问题是,很多老师只安排做“对”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;大展示时,组长也总让口才好的同学冲到前面;课堂上一旦“冷场”,教师就迅速介入;这样就造成了课堂展示的几乎都是正确的东西。学生讲解的,也一如传统教师一样,滔滔不绝、无懈可击。为了完成目标,教师甚至舍不得给学生稍稍“焖”一会儿的时间。难道展示仅仅是为了落实知识目标吗?

课堂展示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,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,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;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,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;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;充分质疑、释疑,让思考走向深入。

课堂应当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,好、中、差学生都要有展示的机会。因为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,有所收获了,这个时候他的心理趋向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,从而取得成就感。如果此时不给学生展示的机会,就会挫伤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。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的解法,通过展示自然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。此外,通过展示,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易混点、易错点、易漏点,从而准确确定自己的讲点,即“以学定教”。

展示在于激发学生的“表现欲”,点燃学生的“表达情”,捍卫学生的“自尊心”,培养孩子的“自信心”。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,不但要展现“合作”学习的成果,而且要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,使孩子获得“成就感”。

展示拓展了学生合作学习和向同伴学习的渠道。展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。展示满足了人性的基本需求,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形式。展示最大可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才智,保障了学生有自信和有尊严地成长。

展示的过程不能僵化地回归到“学生当老师”,然后再造出“新瓶装旧酒”的传授模式。而是要把展示与讨论、评价进行互动组合,让展示张开双翼,让展示的过程体现出为学习动力系统充电的效应。

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

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,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!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,“学会”是教师像“搬运工”那样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学生的头脑中,好的“搬运工”可能效率高点,搬的是精华,差的“搬运工”不仅可能搬错运乱,还可能捡芝麻丢西瓜。“会学”呢,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,主宰着课堂,在老师的引导辅助下,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,善于发现问题,并能合作解决问题。学生的“学” 和老师的“教”有机地结合起来,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去。

教学——教学,就是“教”学生会“学”,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,“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”,这是教学理应追求的境界。形象地说,教师应逐渐实现由“抱着学生走”到“扶着学生走”,并最终实现“让学生独立行走”。一般说来,“学会”容易些,而“会学”则相对要难。“学会”关注的是结果,“会学”重视的是过程。遗憾的是体制对教学效果的考查死盯着“学会了没”,而对“会不会学”只强调于虚无的教育理想上,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:谁都知道“会学”重要,可下的工夫全在“学会”上,这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症结所在,也是学生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。

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,冷落、忽视发现和探索,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,使学生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,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、记忆的过程。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,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,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。它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、受动性、依赖性的一面上,导致了人的主动性、能动性、独立性不断被销蚀,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,影响到了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。因此,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、能动性、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,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。

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、存储和提取,而是新旧知识在学生主体中双向作用的过程,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,是别人无法替代的。

第斯多惠在《德国教师指南》中说过“凡是不能自我发展,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,也就不能发展,培养和教育别人”,这话大有道理。学生不想“鱼”的时候,老师授之以“渔”没大用。可许多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,无视学生的胃口,一味强调“渔”的重要,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“钓竿”,这是育人之道吗?要知道大餐固然美味,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,也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口味。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、有个性、有品位、有差异的“人”。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学习观、营养观……第三步才是把“大餐”搬到学生面前,让他们去品尝,去挑选,去评价,去烹饪,去享用。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,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,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,学习就是水到渠成,就是自然而然,就会“无须扬鞭自奋蹄”。

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,而给予火把、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,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,仍然面对问号,怀抱好奇。当我们把所有的问号放飞到人文的天空,会由衷地感叹——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,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以智慧的滋润,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。因此,教育不应是“沉重”的,而应是“生动”的;不应是“格式化”的,而应是“多元化”的;不应是“痛苦折磨”,而应是“崇高享受”。校园,是庭院而不是工厂;教育,是育人而不是流水作业;课堂,是师生共建而不是教学对立。课堂是什么?课堂就是“知识的超市,生命的狂欢”。课堂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展示欲,创设条件,营造氛围,让孩子学会,会学,乐学,创学。课堂就是立足学会,激发兴趣,培养能力,形成智慧。简而言之,课堂必须充盈着情感,来浸润生命!

编辑:杨绪文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静乐县新建小学校 特此声明。